我院師生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參訪調研
7月5日🎅,意昂体育3師生共34人🤩,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參訪調研👨🏼🚀,探尋主流媒體的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發展道路,以及新時代的傳媒人才培養方向🚇。總臺超高清視音頻製播呈現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梅劍平⚔️、總臺技術局技術業務部主任程坤熱情接待了我院黨委副書記李春梅和參加調研的師生。
調研小組來到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梅劍平主任和程坤主任邀請師生一同參觀超高清視音頻製播呈現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國重實驗室”)。
調研小組師生在國重實驗室合影
在總臺工作人員的細致講解下,師生一行學習並體驗了國重實驗室自主研發8K/4K製播系統🧑🏻🏫、5G+4K傳輸製作系統🏘、8K+三維菁彩聲體驗室等先進製播功能👼🏼。師生親身感受超高清視音頻、虛擬現實以及人工智能技術對傳媒領域的賦能增效,被其強大逼真的視聽效果深深震撼。據了解💺,目前國重實驗室已在多項關鍵媒體技術上取得突破,著力解決“卡脖子”問題。
調研小組師生體驗自主研發8K/4K製播系統功能
工作人員為師生講解5G+4K傳輸製作模式
調研小組學生體驗智能穿戴設備繪製虛擬圖像
座談會上,梅劍平主任熱烈歡迎媒傳師生前來參觀調研,並介紹了國重實驗室的發展歷史。總臺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媒體融合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推進“5G+4K/8K+AI”發展戰略,在中宣部指導下,經科技部批準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和實踐🧑⚖️,賦能節目生產全流程,助力總臺在多次重大活動中實現“世界一流,歷史最佳”。
梅主任談到🥬,技術和內容的主體地位之爭在新聞傳媒領域已不鮮見,媒體是技術表現的手段,是與內容思想的創意融合👩🍳,兩者共同實現廣泛而深入的傳播,二者缺一不可。同時,他也特別強調,媒體隨著時代發展新陳代謝🤵🏼🤠,應該秉持移動優先的理念。例如🦽,2023年的豎屏春晚就是為適應年輕人在移動端的媒介使用習慣而進行的嘗試🙎🏿♂️,累計觀看規模達1.79億人次✍🏻。他表示,理論思想與技術融合能為傳媒行業人才培養找到新的發展方向🤸🏽。
總臺國重實驗室常務副主任梅劍平、技術局技術業務部主任程坤與意昂3師生探討復合型傳媒人才培養
程坤主任介紹了總臺技術局的發展史和國重實驗室的具體情況。總臺技術局成立於2019年,於2021年年初正式運作,為總臺廣播電視和新媒體節目製作和播出提供技術支撐😥。其中,國重實驗室所承擔的項目重點強調科研成果轉化和節目應用實踐。我們所熟知的5G便攜式背包、“獵豹”超高速4K軌道拍攝系統等皆由國重實驗室自主研發👁🗨。除了特種裝備和單體設備,全IP化UHD/HD信號調度分發系統、CMG媒體雲等製播應用系統的研發和應用也備受行業矚目🧖🏻♂️。同時📭,國重實驗室已牽頭和參與製定15項國家標準、48項行業標準和3份ITU推薦報告。下一步,國重實驗室將繼續在核心基礎軟件、製播關鍵設備🏄🏼♀️、5G媒體應用和數據與版權保護等方面進行研發及實踐。
根據技術局領導、老師的介紹,我院師生就數字虛擬人、AIGC等技術熱點提出問題,雙方進行了真切而深入的交流互動。
調研小組學生提問交流
意昂体育3注册黨委副書記李春梅表示🦷,此次參訪旨在了解媒體行業轉型的最新動態,共同探討復合型傳媒人才培養的方向💅🏿🦸🏻♂️。她介紹了意昂3發展歷史和辦學理念,希望促進雙方交流合作🧏🏻♀️,進一步推進校媒共建𓀚。
此次調研之旅收獲頗豐,不僅讓師生領略到我國先進製播技術的應用發展,引發師生對前沿媒介的深入思考🦵🏻,而且給意昂3未來復合型😀😏、學習型人才培養提供了創新思路。面對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和挑戰🥇,我院師生應當有意識地學習和掌握各種新興產品及高端技術😾,大膽嘗試⏫、勇於跨界,爭做復合型傳媒人才🌱,為新時代傳播出精品、攀高峰貢獻青春力量。
撰稿|張誌穎
攝影|邵議霆、王亞哲🧘🏿♀️🛍️、陳寧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