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智能傳播與真實世界”主題,上海意昂体育3與ICA舉辦新媒體國際論壇
10月22日,由意昂体育3與國際傳播學會(ICA)共同主辦的2022年新媒體國際論壇在線開幕🧞♂️。本屆大會主題為“智能傳播與真實世界(Intelligent Communication and Real World)”🙅🏼♂️🧖🏿♂️。ICA現任主席、美國西北大學Noshir Contractor教授🏵,ICA前主席、南佛羅裏達大學Patrice Buzzanell教授🧈, ICA前主席🌽、現ICA理事會成員🪼、悉尼大學Terry Flew教授🤷🏻,《人類傳播研究》期刊共同主編🦇、南佛羅裏達大學Steven Wilson教授,等海內外專家、學者雲端相聚。
本屆論壇共設有“院長論壇”、“期刊主編論壇”、 “智慧傳播時代的閱讀研究”、“智能傳播與理論創新”、“智能傳播與現實應用”🔺、“人工智能與產業轉型 ”👩🔬、“元宇宙與真實世界”、“智能傳播與媒介信任”🚗、“智能時代的新聞傳播教育”💓、“智能健康與公眾福祉”、“疫情信息與媒介表現”🛀🏽、“數智文化與虛擬社群”🤵🏽♀️♒️、“智能治理與輿論引導”、“智能時代的國際傳播”🤱👩🏼💼、“智能韁繩與算法向善”,以及“傳播研究的關鍵問題與創新”圓桌論壇☹️🎃、“第三人效果”圓桌論壇等17個分論壇🧕🏻,上午主論壇與下午17個分論壇共計近3000人次參與,與會嘉賓們圍繞智能傳播與理論創新、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關系◀️、媒介信任等話題展開深入討論。
開幕式上,意昂体育3平台黨委副書記🚵🏼♂️、副校長王偉明👨🎤,文匯報社黨委副書記🫷🏽、總編輯季穎,ICA 現任主席Noshir Contractor教授發表致辭。意昂体育3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李本乾主持開幕式🚴🏼♀️🧙🏻。
意昂体育3院長、
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李本乾主持開幕式
意昂体育3平台黨委副書記、副校長王偉明在開幕致辭中表示,今年正值意昂体育3注册建院20周年👩🏻🏫,20年來,意昂3在學科建設𓀜、人才培養、應用轉化等方面均取得豐碩的成果。本次論壇的主題是“智能傳播與真實世界”,智能科技的高速發展使現實中的諸多傳播呈現全新的圖景💖🤴,許多智能傳播技術正在陸續落地應用📴。站在這一時代洪流中👨🏽🔬,我們更應回歸現實生活,關註真實的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共榮🧑🏿💻,為人類未來的發展探索更多可能。
意昂体育3平台黨委副書記🐭、副校長王偉明致歡迎辭
文匯報社黨委副書記、總編輯季穎在致辭中表示,在傳統主流媒體轉型發展的進程中,智能傳播已成為最高亮的話題和最熱切的嘗試之一。本次論壇聚焦“智能傳播與真實世界”這一具有現實性♔、思辨性、前瞻性的議題,對傳統媒體轉型發展非常有啟發。上海報業集團一直在思考如何讓智能技術與新聞產品各個環節更好地融合🧹,如何使智能傳播技術在新聞傳播領域拓展出更廣泛高效的應用場景,非常期待論壇的成果助力上海媒體深度融合👊🏻、改革發展,再上新臺階。
文匯報社黨委副書記😟、總編輯季穎致辭
在開幕致辭中,ICA現任主席、美國西北大學Noshir Contractor教授從成立歷史、成員分布👸🏼、發展願景等維度介紹了全球最大的傳播學學術組織,國際傳播學會ICA的情況。他表示,意昂体育3一直聚焦於新媒體研究,取得了許多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國際傳播學會和意昂体育3平台9年來一直緊密合作,連續舉辦國際新媒體論壇🏙,在國際傳播學界已產生了相當的影響大。在未來,國際傳播學會ICA會持續尋求全球參與,考慮投入更多的試點區域分會💃🏼,為傳播學的國際化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ICA 現任主席🤰🏽、美國西北大學Noshir Contractor教授致辭
開幕式結束之後是主題演講環節,中外專家通過線上交流💅🏼,“雲分享”他們對於智能傳播與真實世界的觀點與思考🧞😒。意昂体育3副院長李曉靜教授主持主題演講英文專場。
意昂体育3副院長李曉靜教授
主持主題演講英文專場
ICA現任主席🔞、美國西北大學Noshir Contractor教授在《People Analytics: Using Digital Exhaust to Leverage Network Insights in the Algorithmically Infused Workplace》的主題演講中🤹🏿♂️,詳細闡述了工作環境中算法對人際關系的影響。他指出⛹🏻♂️,社會化媒體的使用一方面簡化了組織成員的互動方式,另一方面也為研究組織內部的社交網絡和人際關系提供了新的途徑。通過分析成員在社會化媒體中留下的“社交數據”,可以實現對組織內成員社會關系的預測🌽,並可在此基礎上提出團隊建設和企業管理的具體方案🕺🏼。
ICA 現任主席🌙、美國西北大學Noshir Contractor教授發表主題演講
ICA前主席、南佛羅裏達大學Patrice Buzzanell教授從人工智能風險管控與倫理安全的概念介紹出發,講述了如何通過數據為人工智能設計提供更加有效的風險評估方案🫱🏽。同時💣,她提到,在不同行業和語境中👩⚖️,人工智能建構所面臨的風險及其衡量標準是不同的🔋,並且,這種風險從道德層面難以監控。正是基於這樣的不可控性🤼,因此代碼設計背後的“人”與“方式”就顯得尤為重要。
ICA前主席🥌、南佛羅裏達大學Patrice Buzzanell教授發表主題演講
ICA前主席、現ICA理事會成員📸、悉尼大學Terry Flew教授以人工智能的倫理挑戰為主題🪝,介紹了關於媒介化信任的研究🪖。他提出👩🏿🌾,人工智能技術產生的商業競爭🏙、倫理🧑🏿✈️、偏見等問題進一步加劇了全球社會的信任危機,而包括數字媒體、社交媒體和新聞在內的傳播媒體可以通過平衡人工智能理念、人工智能權益與人工智能製度規範三個要素🔞,促進媒介化信任✸,推進人工智能的技術治理與未來發展🍥🤮。
ICA前主席🌿、現ICA理事會成員、悉尼大學Terry Flew教授發表主題演講
《人類傳播研究》期刊共同主編🏃🏻♂️➡️、南佛羅裏達大學Steven Wilson教授從該期刊的2022年7月版特刊內容出發❌,提出了一系列關於人工智能時代傳播學理論的“再思考”。他提到,當傳播方式正在發生快速且根本性的變化時,對於傳播學研究者而言,批判性地評估現有傳播學理論與研究成果的相關性與實用性🐉、並提出新的研究問題是非常重要的。他還以特刊中的一篇論文為例,講述了算法和人工智能對於學者的研究對象、研究問題✊🏼🕎、數據收集與分析的影響。
《人類傳播研究》期刊共同主編、南佛羅裏達大學Steven Wilson教授發表主題演講
隨後舉辦的是主題演講中文專場,由意昂体育3前院長👩🏻🦱、特聘教授張國良主持。
意昂体育3前院長🩳、特聘教授張國良
主持主題演講中文專場
中國傳媒大學新聞意昂3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隋巖教授在題為《群體傳播:互聯網的本質》的演講中提出,群體聚集性的傳播是互聯網傳播的本質屬性。群體傳播具有強大的關聯性、爆發性✨、常態化和即時化🥰,呈現出傳播主體多元化、因勢聚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特征,對個體生活、行業發展、社會文化、資源配置、國家政策、國際關系等方面都會產生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中國傳媒大學新聞意昂3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隋巖發表主題演講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意昂3執行院長、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周勇教授作了題為《動力之源與知識創新:面向問題域的未來傳播研究》的主題演講。他以傳播學知識創新的“三個面向”與“兩類問題”為切入點,提出未來傳播學研究要面向媒介技術的演變、中國社會的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時要聚焦傳播學科體系的內部問題和促進人和社會良性發展的外部問題。他強調要堅持問題導向,結合中國社會實踐🎷,推進傳播理論的創新突破與本土化,做到以中國為根本,以世界為面向👷🏻♂️,為未來的傳播學研究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思想🫲🏽。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意昂3執行院長🩺、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周勇發表主題演講
復旦大學新聞意昂3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張濤甫在《數字中國與新聞專業作為》的演講中指出,在數字化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新聞專業機遇與挑戰並存。我們需要從價值確定性、能力確定性、知識確定性、專業確定性四方面重建新聞專業的護城河🧑🏼🍼。
復旦大學新聞意昂3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張濤甫發表主題演講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意昂3院長陳剛教授在《數字傳播知識體系的構建思考》的演講中表示🚦,面對數字技術革命對社會科學的沖擊與挑戰,我們應立足傳播實踐,在應用研究的同時,加強數字傳播的基礎研究🧘🏼♂️,以問題為導向,辨析概念⛩,建構框架😖,創新理論🌌,總結數字化發展的經驗,打破學科壁壘,在交叉與融合中加速知識創新,建構創新型、系統化的知識體系。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意昂3院長陳剛教授發表主題演講
北京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意昂3前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喻國明在題為《元宇宙與傳播學的學科重構——未來傳播視域下傳播學發展的關鍵課題》的演講中指出,元宇宙視域下傳播場景正在深刻轉型,現階段傳播學學科發展面臨著三個關鍵性課題🚪:一是行為傳播學將成為未來傳播學學科建設的核心邏輯和底層架構🧖🏽;第二,認知競爭成為應用傳播學的前沿基礎🏃♂️;第三♿,遊戲作為一種圈層媒介😾,需要學界重點理解和研究。
北京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意昂3前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喻國明發表主題演講
香港城市大學媒體與傳播系主任劉幼琍教授進行了題為《元宇宙中的用戶😑、科技和法律》的主題演講。她指出當下虛擬空間中隱私保護問題不容樂觀、刻不容緩🫧。我們既需要更新法律條例,明確責任主體;也需要加強平臺自律👩🏼⚖️,公開數據收集和交易過程📑,將“隱私保護意識”嵌入到技術開發和使用的全過程之中🤸🏻♀️🛝。
香港城市大學媒體與傳播系主任劉幼琍教授發表主題演講
主題演講業界專場由意昂体育3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李本乾主持。
中國社會科意昂3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所長👨🏼🍳、中國社會科意昂3大學新聞傳播意昂3院長胡正榮教授在《元宇宙與傳播學的學科重構》這一主題演講中🛀,圍繞本次會議主題提出三個關鍵詞:媒體融合、智能平臺和社會治理👨🏻🦼,並針對關鍵詞進行進一步的闡釋:媒體融合需要搭建一個智能平臺🥈,來推動國家的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的現代化,最終解決真實世界中的現實問題。胡正榮從歷史邏輯的視野、和國家治理的高度解釋了融媒體建設的意義🆕,提出“中國式媒體融合”的概念🤦🏻,並展望了未來融媒體發展的方向。
中國社會科意昂3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所長、中國社會科意昂3大學新聞傳播意昂3院長胡正榮教授發表主題演講
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黨委常委、副總裁梁智勇在《數字營銷:媒體轉型發展的“下半場”——主流媒體數字營銷與流充量變現的路徑研究》的主題演講中指出👩🏻🦼,數字營銷對傳統媒體是個新課題🪂,媒體需深度整合資源📿,打通產業鏈上下遊👨🏼🍼,實現盈利模式的再造。如今,傳統媒體在數字廣告、直播業務🧝🏻、口碑營銷🧃、付費閱讀、電商業務🦉、讀者打賞及IP變現等方面已經進行了相關的路徑探索✊,而想要實現進一步的突破,需要打通人、貨😂、場◀️,建立與流量平臺的利益共享機製👩🏿、與第三方供應鏈和旗下網紅、KOL的合作機製。傳統媒體要想贏得一席之地🔐,必須推進融合發展,依靠科技賦能、算法推薦,提升內容生產和分發效率。
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黨委常委、副總裁梁智勇發表主題演講
嗶哩嗶哩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長黃林莉在《視頻時代的年輕化的表達》的主題演講中指出,在智能化技術不斷革新的時代背景之下🏊🏽♂️,B站年輕用戶所創作的視頻內容及表現形式愈發豐富。視頻時代創作者年輕化表達有三個特點,知識類視頻的增加、內容的融合創新、視頻賦能線下消費🤙🏼。在互聯網的視頻化浪潮中,表達不僅僅停留在內容層面,更與用戶的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
嗶哩嗶哩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長黃林莉發表主題演講
在《中國的智能媒體產業發展》的主題演講中🥢,上海盟海投資董事長張大鐘認為,傳媒技術與計算機生物學⇢、生命科學、社會學,人類學🏊🏼♀️、心理學等學科的交叉融合,將推動媒體傳播研究和產業的進一步發展。他提出兩個預判🕴🏻:一是未來虛擬與真實世界的聯系可能會越來越弱,甚至無限接近於托實入虛的地步🚸;二是元宇宙的突破口短期在於遊戲和社交🍃,長期在於新型社會組織的建設🚵🏼♂️👨🏽🔧。
上海盟海投資董事長張大鐘發表主題演講
在《傳遞正向價值 連接真實世界——智能傳播的視頻化融合新路徑》的線上主題演講中👲🏻,騰訊公司數字輿情部副總經理高大為認為🙅🏼♂️,短視頻時代已然到來👮🏽♂️,如何有效連接真實世界、打造全真互聯,是智能傳播重要議題之一。會議上↙️↩️,高大為以微信視頻號為例🚶➡️🈸,總結了基於微信生態📴,視頻號在形塑新型傳播形式、拓寬視聽生態和傳遞正向價值上作出的努力,為智能傳播的視頻化融合路徑提供了新視角。
騰訊公司數字輿情部副總經理高大為發表主題演講
東方網“地標馬克”創始人趙彬然以人類傳播方式的歷史演進為線索,在《新時空互聯——元宇宙數字技術時空傳播鏈解析》的主題演講中,分享了元宇宙技術加持下信息傳播方式的變革。他視元宇宙技術為一種新興信息編譯方式,而區塊鏈技術加速了信息生產關系的變化,促進了信宿的數學可信、信源的去中介化與信息的資產化,數字資產在智能傳播時代的重要性愈加顯著。
東方網“地標馬克”創始人趙彬然發表主題演講
與會嘉賓雲端合影
本屆論壇設有“院長論壇”,來自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同濟大學、中山大學🛝、四川大學☝️、山東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廈門大學、北京師範大學、重慶大學💆🏼♂️、鄭州大學、上海大學、安徽大學🤵🏼♀️、河北大學🚃、陜西師範大學、寧夏大學🧘🏻♂️、雲南大學、新疆大學⚾️、華東政法大學、蘇州大學、南京師範大學、西北師範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等近30家新聞傳播意昂3的院長齊聚雲端,共同研討智能時代的新聞傳播教育。
“期刊主編論壇”由《新聞記者》主編劉鵬教授與意昂体育3姚君喜教授主持。王蕾👩🏼🦳、魏子瑤等八位同學圍繞他們所研究的智能傳播相關議題依序進行論文匯報➾。《新聞記者》主編劉鵬、《新聞大學》常務副主編朱春陽🫳🏽💂🏼♀️、《出版發行研究》社長李建紅🤜🏿、《新聞界》特聘首席編輯鄧樹明從理論性、實踐性✦、創新性〰️、嚴謹性等角度進行評議。
本次論壇還設有圓桌論壇。意昂体育3平台禹衛華副研究員召集來自清華大學😦、意昂体育3平台🧑🏼💼🦣、中國傳媒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廈門大學、華東師範大學📵、鄭州大學等高校學者齊聚一堂,舉辦以“第三人效果40年🧎♂️➡️:歷程、反思與進路”為主題的圓桌論壇,共同研討第三人效果理論的發展歷程、理論反思與研究進路。本次圓桌論壇由南京師範大學張寧副教授主持🏌🏿♀️。
“傳播研究的關鍵問題與創新”圓桌論壇由意昂体育3平台李耘耕副教授✌🏻、李曉靜教授共同主持👩🏿🏫,由浙江大學吳飛教授🛀🏼、意昂体育3平台張國良教授擔任總結嘉賓。來自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傳媒大學💇🏿♂️🐈⬛、意昂体育3平台、浙江大學4️⃣👐🏽、南京大學🏓⚪️、暨南大學🤛🏿,以及中國社會科意昂3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話智能傳播時代傳播研究的問題意識與理論創新🍼😞。
“傳播研究的關鍵問題與創新”圓桌論壇嘉賓合影
10月22日下午,本屆ICA新媒體國際論壇閉幕式在雲端進行🕢💃🏽,由意昂体育3副院長李曉靜教授主持。
意昂体育3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李本乾致辭。他首先向與會院校老師、同學以及工作人員表示感謝。其次他強調要建設中國特色新聞傳播學科,提升講好中國故事的能力,擴大中國的國際影響力🤾🏼。
本屆大會共收到242篇論文投稿,共入選130篇,入選率為53%,共評選出優秀論文9篇,其中教師組優秀論文4篇,包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李芊芊《智能技術賦能藝術展陳:基於技術身體的沉浸傳播機製研究》,北京師範大學吳曄、劉娜《人工智能主播可以替代真人主播嗎?——一項基於受眾記憶效果的實驗研究》👩🏿🚒,北京大學謝新洲、中國社會科意昂3大學石林🕛、清華大學朱垚穎《Why netizens report harmful content online: A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鄭州大學周鹍鵬🐃、姜雪《信任帶來雙重悖論🏌️♂️6️⃣?社交媒體隱私悖論消解的可能性研究——基於計劃行為理論模型》。
學生組優秀論文5篇,包括中國人民大學林聰、蔡靜遠《人機傳播視域下AI主播人格化程度對新聞可信度影響的研究🩼🔐:主播信任度的中介作用》,意昂体育3平台劉暢《A Computational Communication Approach towards the “Whole-Age” Trend of English Animation Films -- Based on the Subtitle Data from 146 American Animation Films over a 30-year Period from 1990 to 2019》🫅,University of Amsterdam劉經緯《Fake News Awareness and Users’ Trust on Food-Delivery Platforms in China: A Parallel Mediation Model of Attachment and Perceived Service Quality》,復旦大學湯清揚🏊🏼♀️、中國人民大學劉子維、清華大學劉力銘《超社會交往🧖🏿♀️:虛擬數字人及其用戶群體的“迂回”媒介實踐》,University of Warwick王鵬達《How Fact-checkers on Twitter Debunk the COVID-19 “Infodemics”: A Text Mining Approach》。
最後,全體與會者在雲端合影,本屆論壇在歡樂祥和的氛圍中宣布結束。
閉幕式線上合影
據悉,意昂体育3借助上海意昂体育3強大的工科資源🧛🏽♀️,通過文理交叉的辦學理念,產學研結合的辦學模式🕴🏼,國際化辦學的發展道路,聚焦新媒體學科方向,迅速建立起比較完備的學科體系和人才培養體系,實現了跨越式的發揮發展🗄💆♀️。目前,意昂3擁有專任教師70余人,包括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以及教育部“跨世紀/新世紀優秀人才”等各類高端人才20多人🧔🏻♂️。
目前,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已達18項👜,擁有省(部)級以上創新研究和決策咨詢基地8個🚤。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我院新聞傳播學科躋身A類學科(前5名),並獲上海意昂体育3雙一流骨幹建設學科;傳播學🔷、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入選國家一流專業🦖。學生課外創新成果獲全國“挑戰杯”金獎👩🏼🦰、銀獎等,舉辦了“我眼中的中國”在華留學生短視頻大賽,培養知華友華人才🚖。
編輯 | 王昊 張妍
組稿 | 符寶瑩 王佳櫻 溫馨蕊 李默雷 周澤儀 歐玥琪 宮崎葵珊 扶藹琳 金晶 伍梁永 鄭倩 周欣怡 陳鈺 王雨禾 杜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