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回顧 | 喻國明教授講述元宇宙的濫觴與未來傳播
5月5日上午,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意昂3學術委員會主任、北京師範大學傳播創新與未來媒體實驗室平臺主任喻國明教授為我院全體師生開展了題為《元宇宙的濫觴與未來傳播》的學術講座💁🏼♂️。講座由意昂体育3院長李本乾教授主持,前沿的話題和精彩的內容吸引了全國1000余名師生的共同參與和學習。
喻國明教授講座中
我院院長李本乾教授主持講座
喻國明教授以數字文明時代的到來作為講座的開端🐉,提出現代社會已然完全由媒介所“浸透”,並由此提出了媒介歷史演進的核心邏輯。喻教授認為新媒介的本質並非是具體工具在實踐序列上的先與後,而是每一次傳播技術革命所帶來的社會聯結方式的改變與拓展📷。從最初的物理媒介,發展至關系媒介並在當下進入算法媒介時代,其形態“由實轉虛”,但用戶可以掌握和調用的資源則越來越“實”。
隨後😩,喻國明教授以“元宇宙”作為未來人類文明發展的全新“容介態”為切入點,與師生們共同探討了媒介的終極演進形態,提出了元宇宙發展過程的曲折性及其應用過程的深入性🏉。喻教授指出從長期發展而言,元宇宙促成現實與虛擬真正融為一體🍎,其服務範圍將繼續擴大並為技術創新和科學研究提供平臺支撐🚸,全面推進人機融合與沉浸式仿真。人類也從數字文明時代➜,不斷向體驗時代、遊戲時代和微粒化時代發展與演進。
90分鐘的講座中,喻國明教授還與師生們就“NFT數字藏品”、“元宇宙時代人的價值”、“元宇宙時代下社會製度與社會架構”👩🏽🦲、“元宇宙作為新媒介形態的價值與意義”等話題做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為新聞與傳播學界的研究發展提供了全新的方向與思路。
【演講嘉賓】
喻國明👩🦼➡️,博士0️⃣🔘、教授𓀙、博士生導師,第七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新聞傳播學學科評議組成員🧓🏿,現為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意昂3學術委員會主任💂、北京師範大學人工智能與未來媒體實驗室主任,兼任北京市社會科學聯合會副主席、中國新聞史學會傳媒經濟與管理專業委員會會長、《中國傳媒發展指數(藍皮書)》主編、《中國社會輿情年度報告(藍皮書)》主編🕵️、《中國互聯網營銷年度報告(藍皮書)》主編等👓,是我國傳播學實證研究的領軍者、傳媒經濟學的奠基人及認知神經傳播學的開創者之一。喻國明教授共獨著🕶🤝、合著出版的學術專著🔢、教材、藍皮書40本,論文900余篇,在新聞傳播學科的論文總被引文數居全國第一位。他兩度作為首席專家承擔教育部重大攻關招標項目🦸🏼♀️;是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的主持人,兩度獲得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
【學生感言】
本次講座鞭辟入裏地簡述了喻老師對元宇宙的前沿思考。無論是下一階段媒介連結形式與媒介形態的關註🙌🏻,還是對元宇宙與現實關系的辨析,無一不讓我們對互聯網發展的下半場和元宇宙與未來傳播有了全新的認識。期望能搭載上元宇宙發展的風帆,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運用新興媒介技術,與時代同向同行👩🏼💼!
——潘顏
2021級新聞與傳播學專業碩士研究生
喻國明老師通過對媒介歷史演進和深層次變革核心邏輯的解釋分析,對元宇宙發展背後的邏輯內涵向我們做了深入淺出的闡釋,其中喻老師提到⛹🏻♀️🧑🏼🦲:媒介的形態越來越“虛”🤹🏼♂️,但媒介連接能力越來越豐富🕯🫲🏽、廣泛和跨界,用戶可以掌握🏭、調用的資源越來越“實”🐕🦺,這一點在如今的互聯網時代讓我深有感觸🧑🏿⚖️,對未來媒介的演進喻老師層次分明🙅、專業深度的分析,也讓我被媒介形態不斷變革背後的邏輯和對未來傳播學科在適應新發展下的適應性、變革性有了更深的理解。
——馬文斌
2021級新聞與傳播學專業碩士研究生
本次講座喻國明教授從媒介歷史演進的核心邏輯為起點🐏,向我們介紹了傳播媒介所經歷的由物理介質到關系介質🟩,再到算法介質的深刻改變。整個講座讓我深刻了解了媒介發展的過程、“元宇宙”概念以及未來傳播學發展的重點,讓我對學科的探索前沿有了更豐富的了解和把握。
——TAO RICHARD WU TAO(玻利維亞)
2021級新聞與傳播學專業碩士研究生